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388章:帝国经济转型,钢铁巨兽

第388章:帝国经济转型,钢铁巨兽(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若是以美国那种模式来进行发展,那么人类进入[***]的时期,必然会受到那一小部分人的镇压。

而中华帝国如果将华东集团国有化,也就铺平了进入[***]社会的道路,当生产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进入[***]模式将会是自然而然的。

192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已经进行透支消费五年了,按照原定历史,也就是走过了一半的路程。

经过五年的疯狂建设,美国的经济异常繁荣。

中华帝国也不差,美国在进行透支消费的时候,中华帝国官方也在透支建设,因此双方的发展只能说是半斤八两。

后世的中国,在发展目的姓上不够明确,而此时中华帝国在发展目的姓上非常明确,那就是为了战争而发展经济。

中华帝国初期的发展模式,是以中央政斧和地方政斧进行建设来实现经济的带动,是一种人围着建设转的模式。

而接下来,就要转变为建设围绕着人转,也就是刺激国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当透支消费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也就到了物极必反的程度,又从建设围绕着人转演变为人围着建设转。

当人围着建设转到一定程度时,又到了物极必反的时期,又开始施行建设围绕着人转的模式。

如此不断循环。

而中华帝国毕竟有人口上的优势,虽然在人均增长速度上不如美国,但经济增长总量却始终压着美国一头。

到了1924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的高度,而中华帝国在192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则达到了3600亿亚元的高度,比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出了300亿美元。

而在官方数据上,中华帝国依旧把数据压低,官方公布的数据中,192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600亿亚元,比美国少200亿美元的总产值,等于是在字面上抹去了500亿美元的产值。

等于是忽略了27%的经济总量,但美国却无法获知具体的数据,因此没有任何的察觉。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资本能够称霸世界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正是资本在这这一时期拥有最强的竞争力,所以才获得了主流地位。

美国最大的原罪不是采用了这种模式,而是以私人来艹纵这种模式。从而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成为那一小部分私人的奴隶。

中华帝国未来将走上另外一条迥然不同的路线,那就将华东集团进行国有化,以国家来艹纵这种模式的运转,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社会转变为[***]。

资本主义转变为[***],这是一种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导致的必然趋势。正如人类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的规律一样,这些转变都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