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流寇 > 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师会挨刀否?

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师会挨刀否?(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言深意,自是针对前明党争。

党争之利剑,便是风闻奏事。

何谓“风闻”?

就是听到点流言或是什么风吹草动,就不加实际调查便急忙向朝廷上书,或揭发、或弹劾,而奏疏一旦递上,被风闻的官员就得放下手头的事情或闭门、或辞官待调查。

如此,若风闻为假,岂不是让朝廷大事陷于瘫痪,万一是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那无疑于通敌资敌。

次日狄青令将马鞍收集起来,依山势堆放,上覆草席。又令将马粪集中,于同一时间倾入黄河,顿时河面飘满马粪,厚达尺余,对岸及下游党项军见了相谓曰:“天朝兵多,光马鞍堆满了一架山,河里飘的马粪有一尺多厚,看来我们难以取胜了。”

一时党项军心动摇,狄青趁机遣人晓以大义,双方罢兵言和。

“狄青因神人指点获得胜利,为酬神人点化之恩,即在此地建了这甘露寺。”

巩焴的说法其实是多年流传,真假这位大顺的礼政府尚书也不确定。

陆四停步,面带笑容问巩焴:“尚书以为神人之说可信乎?”

前明年间,此类教训还少么。

“监国圣明!”

众臣皆称颂,究竟是否铭记,就不得而知。

陆四轻笑,示意众人随他上山,至山门接引楼,便见一座三凤朝阳牌坊,后方不远有数座大殿。

“这...”

巩焴摇头,“当不可信。”

语气却是迟疑,想来又觉不可信,但又觉可信。信在何处,不信在何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陆四笑道:“定是不可信的!...从尚书先前所言,我只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宋军因缺粮急于议和,二是党项人来犯兵马不多,故而双方虽摆开阵势,但实则都不想打,于是狄青命人同党项议和双方罢兵。但这事内中实情外人并不知道,于是乎便有了什么神人托梦一说,千年演变,越传越悬,倒真跟有这事一般。”

说完,又语重心长对百官道:“我大顺不能同前朝一般,我这个监国向来主张凡事要多调查,弄清楚原因再下定语,万不可风闻奏事,如此既是对朝廷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当事人的不负责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