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89章 商业解决思路

第489章 商业解决思路(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各国地下都有足以抵挡已知任何手段攻击的地堡,但谁能保证按下核按钮的时候高层就在地堡入口?

所以“末日飞机”就诞生了,以阿美为例,他们使用一架波音747改装,代号E-4B为了防御电磁脉冲和辐射尘埃机体有完善的防护层,同时航电系统大规模使用真空管和模拟电路以增强电磁紊乱下的可靠性。

每次boss出行,它就跟随在总统座机的后面一起,战时就带着高层起飞游弋,因为增加了大量储油箱,可以在空中滞留34个小时,足以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返回本土,并让高层进行远程指挥。

在当前技术水平的核战争下末日飞机的生存性还是相当强,不过国内之前连真正意义的专机都没有,末日飞机更无从谈起。

之前的时候国内打算采购一架C832进行改装,但双发平台不如阿美的四发平台抗风险能力高,又不能专门为了这个目的生产一种四发飞机,所以意志不坚定进度比较慢。

“雪鹄”雷达隐身,光学特征明显其实并不是因为设计团队考虑不周。

早在他们用无人平台进行发动机测试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在10马赫以上高超声速飞行时空气会在激烈碰撞自然产生大量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就会向外辐射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特征在内的多种电磁波。

当初的团队想了个办法,在发动机进气道处施加一个电场,通过引导等离子体以他们想要的路线从机体流过,并最后与发动机的尾流融合在一起。

被约束的等离子体形成了一个包裹着的椭形云团,不但能够吸收很多波段的电磁波提升隐身性,还可以分散开显著降低可探测性。

这项技术最早源于50年代,后来还在黑鸟的原型机阶段进行了测试,不过因为控制困难最后取消。

这次紧急事件让上级深感不便,当专机订购的C832下下个月才能正式交付运营,这次还是用的临时747,飞行中处理事务很麻烦,如果是真的战争时几乎就没有指挥能力。

正好太空避险在这次事件里被碰了上来,所以上面就想知道能不能在太空中建造末日指挥中心。

而对于这个疑问,佘院士和林炬已经讨论出了答案:

“如果需要一种更加安全的末日飞机,我们提议可以用腾云工程改造。

甚至是用它作为专机出行,只要能保障燃料,不但能够快速访问,还可以在紧急时刻进入太空,比起现在任何一种末日飞机都要安全。

现在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极大进步,大漠基地将等离子体隐身变成了现实。

在小型无人验证机试验时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雪鹄”的机体太大碰撞更猛烈,产生的等离子体云团更加难以控制,这才导致其观测的时候极为明显,实际上雷达隐身效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正常情况下反导系统的雷达捕捉他要困难十倍以上。

安德罗夫提出的新解决方案是技术思路,在场的人不太能听懂,不过知道“能改善”就足够了,太招摇也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最后一个议题就是太空避难……不,太空紧急指挥中心的设想以及可行性了。

每一个拥核大国,必然会考虑到末日时的指挥问题,只要领导层依然保存且能够保持联系,反击能力和凝聚力就不会被冲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