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222章 还有一个办法

第222章 还有一个办法(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余两台发动机的测试也立刻中止,原因显然已经找到了。

刘明路只是远远地往发动机残骸里面看一眼,就知道是自己想到的那个问题。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还是太难了。

70年代初,航天局从当时现役的主力毒发YF20上改出了YF70氢氧发动机,正式化是随后的YF73,四燃烧室还不到五吨推力;

随后是YF75,单燃烧室8吨推力,用来给长征三号系列做上面级,再然后就是2002年启动了YF77项目。

“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十号火箭于8月12日首飞,飞行任务后半段失利。”

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出来时,许多观看了发射的观众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因为大多数人的理解中,长征十号既没爆炸也没偏移,怎么就会失利呢?明明是成功了啊。

而在随后午间新闻对长征十号总师云洪军的采访中,后者只是顶着疲惫不堪的眼睛表示:“正在积极查找原因”。

实际上团队已经初步确定,那台YF77关闭就是发动机本身的问题,与箭体无关,应该是六院的事。

YF77的真空推力是70吨,是YF75的八倍多,这么大的跨度,加上氢氧发动机本就是最难的那一种,使得研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但14年的研制过程加上累计5万秒的试车还是让他们相信YF77已经拥有足够可靠性,哪怕这个数字实际上并不算多。

阿美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的累计试车时间可是超过了10万秒才迎来首飞,所以YF77的经验不能用丰富来形容。

而刘明路已经连夜飞回长安,从厂房里一次性拉出了4台YF77样机,放在试车台上进行测试。

8月13日晚上7点,刘明路阴沉着脸命令:

“第5次1000秒长试车,开始!”

一个小时前,4台发动机都经过了500秒试车,全程没有任何问题,但刘明路马上要求组织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又用最快的速度调来了液氢罐车。

这一次,在3号发动机持续运行了670秒后,随着一声爆响,发动机核心的涡轮泵叶轮裂开,高速运转的破片直接将喷管打出一大块缺口,发动机紧急熄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