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四十八章 保不离柱,柱不离保

第六百四十八章 保不离柱,柱不离保(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样啊,”

贾六寻思要是乾隆真有旨意定了违禁用字什么的,那永平府就真有问题了。

好比后世鞑子是禁词,有人胆敢在公开媒体上使用这个词,就是犯严重错误。

追究下来,要处分不少人员的。

当然,不致于杀头。

跟关公战秦琼差不多。

说心里话,用“望明思故乡”整一整那个害自家妹夫的训导主任没问题,左右不过个从八品小吏,可拿杜甫的诗去说人家永平府的教辅材料有问题,存在什么反清复明集团,就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当然,这首诗单看字面意思是有问题的。

什么叫胡命其能久?

什么叫皇纲未宜绝?

但这会是大清朝,也是文狱最厉害的时候,仅是杀头当事人都得千恩万谢。

栓柱这边趁热打铁,又掀到书前面道:“少爷在看永平知府桂图所写的序,上面竟说什么大道目以没,谁与相维持?...我大清主宰天下,焉有大道没落之道理,更焉用外人维持?这个外人是不是在说汉人?”

胡命是不是说大清的国运?皇纲是不是说皇明?

只是,作者是杜甫,那怎么也不能牵强附会的。

老四鬼子恐怕也不好意思这么干。

不想栓柱却是大急,道:“少爷,本朝凡遇胡虏夷狄等字须作空白,或改同音,永平府出的这本集子却是遇胡则胡,遇虏则虏,这不是存心和朝廷对抗又是什么?

而且这可是府学用书,那么多官员都没发现书中问题?发现了为何一直以来没人揭发?是不是可以说这永平府的官员都是一伙的,人人都对我大清有冤望,人人都思念那前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