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宋1138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工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工(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造船厂李奇倒是不用怎么费心,他从朝廷的造船厂挖出来了不少工人,只需要再招收一些培养一下,就能够勉强维持运转了,而海船的船型也不需要再做设计,直接使用上次前往美洲大陆海船的那种船型。

至于航速最快的飞剪船,李奇觉得还是等到有足够数量的普通商船之后再考虑设计,现在还不需要这种船。

最开始动工修建的还是‘高速公路’和船厂,至于钢铁公司,还得等李奇前往马鞍山后才能够决定。

高速公路,李奇把这条从临安到马鞍山的高速公路承包给了好几家建筑公司,三十几支建筑队,不过其中有十几支建筑队都是李奇自己的产业。每一支建筑队都负责修建一段距离的路面,只要规划好路段后就可以施工。不过临安城到武康的这段公路倒是可以修建了,这段路只要顺着以前的马路施工就行了。

至于修建高速公路侵占民田这个事儿,李奇都规定了相应的赔偿补助措施,不会让刁民讹诈,也不会让普通老百姓吃亏。就算是地主也都有补偿,至于钉子户,你当南宋是现代社会呢?不听话官府一个命令就可以没收你的土地。

在《顺风投资公司》集资超过三千万贯的第二天,《大宋明报就报道了这件事情,顿时就再次引起了轰动。

此时的顺风投资,加上向朝廷借贷的一千万贯,一共可以操作的资金就达到了四千多万贯。而后李奇再次利用《大宋明报》的印象力号召商人入股投资,也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大量招收劳动工人的广告,工资出到了两到五贯每月。

自从顺风投资公司建立以来,就成为了整个临安城和周边百姓的议论话题,这次的大宋明报,更是掀起了巨大的狂潮,四千多万贯几乎是朝廷一年的税收了,而李奇却要动用朝廷一年税收这么多钱来进行项目投资建设。

在前期融资这件事情上,《大宋明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期的报纸后,又有无数商人找上门来决定入股李奇的这三个行业,短短十几天时间又筹集到了一千多万贯。

李奇准备三个项目同时进行,于是抽掉了大量肥皂,玻璃,镜子,建筑等生意上的精干员工,差不多上千人来帮他管理这三个项目资金以及动员工人。

话说修建‘高速公路’这个事儿,朝廷的支持力度最大,办钢铁厂李奇可是和赵构磨了好久的嘴皮子,也只有这个公路的事儿,朝廷甚至还原因帮李奇免费提供土地。李奇也不客气,把公路边的很多无主之地都要了过来,到时候等这些土地升值。

李奇也知道朝廷是什么目的,从临安修建一天宽六米的‘高速公路’,收益最大的还是朝廷,不仅加大了对这条公路周边区域的统治,而且如果以后有什么战事要向北方增兵,利用这么一条公路也能够一最快的速度到达。朝廷甚至恨不得让李奇用高速公路把整个大宋的州县都连接起来。

截止目前一共五千多万贯资金,这几乎是李奇能动用的最大一笔资金,而很多百姓也都准备在这五千多万贯资金上分一杯羹,所以报纸上的招工得到了无数百姓的响应,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有十几个工程队招到了几万工人。

修建公路也好,开办铁矿也好,或者是修建船厂也好,都需要很多原料,而且量还很大。所以李奇也在报纸上发表了求购信息,得知李奇的项目和资金后,很多原料商人纷纷而来,只是短短时间,临安城就有了上千家各种原料商的代表。

这次李奇求购的东西有很多,包括水泥、木材、各种工具,衣服,药材等等,林林总总好几百种,有的需要的量多,有些则需要的量少,在所有商人到来后,李奇直接给出了底价,不会让材料商吃亏,也不会让他们赚取太多,如果不能接受就算了。

面对这么大一盘蛋糕,没有人会选择放弃,而且修建公路的材料,材料商要负责运送到施工点,李奇还得检查质量后才给钱,马鞍山铁矿,李奇则是挑选了一些在那边也有实力的商人,到时候原料会直接从那边购买。

造船厂,李奇准备同时动工一座船厂,建无座船坞,其他剩下的钱留作备用,他不准备直接收购商船,因为现在的商船都不怎么强大,经不起大的海浪,要是再海上遇到了什么情况,被抢或者是遭到巨浪,都有可能血本无归。损失点东西李奇倒是不怕,他最怕的就是打击到投资者的信心,所以干脆等大船建好后再行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