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厂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幕拉开(五)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幕拉开(五)(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噢?快说来听听。”一听和氏璧现世已经有好几次,袁大海不由大感兴趣,张德喜也是竖起耳朵留心听了起来。

张国富又道:“北宋年间,哲宗在位时,民间便有和氏璧重现,当时有大臣蔡确扬言这是“盛世吉祥”之兆,于是向哲宗提出更改年号为“元符”这元符之意便是征兆大吉的祥瑞之意,结果事与愿违,哲宗却是个短命皇帝,只活了二十三岁便驾崩,由此可见,这所谓和氏璧乃祥瑞一说实在是叫人不能信服,估计便是个赝品,否则,何以哲宗皇帝如此短命的?”

听后,袁大海点了点头,又问他道:“那本朝又是哪年出过这种事?”

“本朝弘治年间,风传在陕西发现了和氏璧,可是孝宗皇帝却是个圣明天子,对身边内侍说这多半是臣下为了取宠而搞的骗局,又或是有人想要朝廷的赏钱而造的谣言,身为天子如何能信?所以孝宗皇帝只是下诏让把和氏璧送到京城,并赏赐了送玉之人五两银子,此事便不了了之了,从未听孝宗皇帝说起这玉的真假。”

袁大海拦下一正口沫横飞对周围人讲那和氏璧传奇的读书人,问他刚才过去的官差在叫什么,那读书人见袁张二人一幅粗人模样,顿时便显摆起来。

原来不久前,河南一个农民,在挖井中捡得一块玉石,众口纷传,都说找到了汉献帝时丢失的那块传国玉玺——和氏璧。当地官府也是深信不疑,河南巡抚更是立即派人快马进京,向皇帝报喜。内阁听说此事后,也是大喜过望,次辅韩大人已经向皇上上疏,说什么国泰民安,天降祥瑞,礼部尚书等人业已上疏鼓动皇上在大明门举行受玺仪式,令百官上表祝贺。此事现在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京城上下几乎无人不晓,风头早已盖过什么东林党和阉党之争,这会满京城都在说这事呢。顺天府更是派了好些官差满大街的向民众宣示,都道天降祥瑞,天佑大明。

待那读书人摆弄完又去向下一拨人卖弄后,袁大海点了点头,感慨道:“和氏璧确是稀世珍宝,若真重现人间,倒可真算得上是天降祥瑞了。”他是知道和氏璧的传奇故事的,若那河南农民所挖真是和氏璧,那无疑真是国宝了,说他是祥瑞也可以,毕竟这块璧可是历代皇帝心目中真正的“天授玉玺”!能够得到它,那可是证明皇帝是真龙天子的最好证据!

“若真是祥瑞,咱大明可真是得老天爷垂青保佑了,往后这国泰民安是肯定的,呵呵…”

张德喜可不知道和氏璧是什么玩意,见千户这么说,朝廷上的大人和百姓们也这么说,自然是跟着不住点头。张国富却是不以为然的抬眼看了看袁大海,嘴角一动,似是有话要说,但可能是觉得自己身份卑微,千户没有问,还是不要开口的好,免得惹千户大人不高兴。

他的样子自然瞒不过袁大海,知道他是有话要说,便笑道:“你想说什么就说吧,不必如此小心。”

“是,千户!”

得了袁大海同意,张国富大着胆子道:“千户,依小的看,这和氏璧定是假的,绝不可能是真的,就算是真的,朝廷这般大张旗鼓,也是极不妥当的,若是真的还好,要是假的,那可就怡笑大方了。”

“嗯?国富为何如此说?”袁大海和张德喜都觉好奇,怎么张国富会说这玉是假的呢?

张国富倒也老实,他可不像刚才那读书人卖弄,老老实实道:“回千户话,其实这和氏璧现世已经闹过几回了,据小的所知,宋朝年间便有和氏璧现世一说,本朝也有过此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