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404章:以工代赈

第404章:以工代赈(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未完待续)

三条双轨铁路并非是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各有一定距离,同时又各自延伸出许多铁路支线,铁路支线则是矿区的铁路,这些矿区通过铁路将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

在公路方面,中华帝国继续完善公路体系,地方上有什么地方的公路没建好的,一律上马建设。

这是一次全面的扫尾,地方上凡是没有建成水泥公路和沥青公路的地方,一律打进去,不做任何商业回报考虑。

就如林区等地区,同样也打一个小公路进去,以方便林木采伐。

再则如水利工程,地方上同样进行扫尾,防洪工程首先完善,同时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的也一律进行完善。再完善灌溉系统,同时加强农改。

以工代赈又是国家搞的,国家自然是从华东政斧拿里采购原材料。

而经济萧条之后,社会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工人工资水平下降,原材料生产成本也就降低了。

一降再降,工程成本也就下降了。

但货币又增发了,亚联储又给国家印了大笔的新票子,银行紧缩政策之后,银行的票子也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好似拥有无穷的财力。

电力方面中华帝国也有大手笔,在西南地区规划出了一个水电站集群,大量中型水电站被纳入建设计划。

这是一次全面姓的扫尾,这次扫尾之后,中华帝国的基础设施就非常完善了,这个国家也就彻底的脱胎换骨了。

至于这些工程要多少钱,这不在考虑之中。

钱不够,可以增发纸币,疯狂的印票子,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税收。

再则这些工程建设的利润,大头都被华东集团拿走了,相当于是流回政斧口袋了,这些利润又被华东集团投入到改良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各种工程如牛毛一般的出现在中华帝国以及各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境内。

其中以中华帝国的工程数量最多,中央有中央的工程,地方也有地方的工程。

首先在铁路方面,如今帝国已经拥有了36万公里铁路,帝国计划再增建15万公里铁路,达到51万公里总长。

这15万公里铁路主要集中在西部,一路延伸到西欧地区,到波兰境内为止。这是为了未来战争的后勤补给考虑。

为了战争后勤考虑,帝国将再建设两条双轨铁路,加上原本的一条就是三条,全部都延伸到波兰为止,也就是有六条线,这六条线承担着将俄国的原材料运回中国,再将中国的军火和其他作战物资运往俄国和波兰地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