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387章:负债累累的帝国政府

第387章:负债累累的帝国政府(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内陆交通环境在1924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内陆各省份的铁路主干道基本上建成,同时在铁路支线方面,地方政斧也在组织民间资本进行修筑。

自民国到中华帝国,自辛亥革命到1924年的13年中,中华帝国已经陆续建成了15万公里的铁路。

其建设速度之快,简直骇人听闻。

基本上是全民修路,而资金大多都是中华帝国向银行贷款修建,同样有一部分是募集铁路债券修筑,还有一部分是民间资本修筑。

但大部分都是政斧出资。

很多中华帝国的资产都被俄国人买走了。

中华帝国对于这些俄国资本的大肆购买资产的行为并未限制,只是提高价格卖给俄国人。

反正,现在俄国人买走多少,未来还是要吐出来的。

到时候等俄国经济崩溃了,俄国人的那些资产多数都得被银行收走,或者低价再卖给中华帝国的资本家们。

此时的卖,是一本万利的。

此时中华帝国政斧,已经是负债累累了,但政斧却依旧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政斧能够发行钞票。

但负债是客观的事实。

对于这些债务,中华帝国政斧是有信心还掉的,因为此时欠债的是政斧,而国民还未进行大规模的透支消费。

那些有前途的资产,华夏会会把价格提得很高卖给俄国人,同时引导俄国人去买一些没什么意义的资产。

特别是一些让俄国人感觉买到了很有面子的东西,例如一些地标式的建筑,俄国人都是高价的买。

实际上有一部分俄国人目前钱多得已经不在乎盈亏了,出手非常豪爽。

中华帝国的透支消费此时还未大规模展开,但也用不了多久了。

1924年,是中华帝国最后的准备阶段,各项建设计划在国民众志成城的热情下,大多超前完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