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333章:海军竞赛的开端

第333章:海军竞赛的开端(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此此时帝国的就业率还算比较过得去,但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一直维持成目前这样。

虽然工程可能永远都建不完,但国家不一定有钱去建。

要想使国家有钱,第一个就是保障就业率,第二个就是不断开源。

因此让华人到海外去从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而且可以为中国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率,赚取更多的钱回国。

同时这些华人的消费,则是尽可能的在华人商店中消费,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本外流。

因为西医的医生比较好培养,而且容易批量培养,加上中国有最先进的西医技术,因此在世界各国开设医院,在落后国家开设诊所、卫生站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这能给华人在世界上扩展就业岗位,对于一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而且是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的国家,其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例如一个传统的南方农民,可能拼命的干,最多只能管理三十亩土地,而北方因为农作物不能像南方那样多季种植,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的土地会更多一些。

但现在的中国,一个农民甚至可以管理上千亩的土地,生产力提高十倍以上。

那么一个农民承担了农业生产,也就有最少九个农民需要离开土地,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中国此时是一个走上精细化管理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得上中国这样精细化的对各个领域进行管理。

总的来说,中华帝国政斧就是在不断的开源,不过在节流上则力度没那么大,能省的地方自然是能省则省,但很多地方是不能省的。

例如工程建设和教育经费,工程建设是为了带动就业,因此基本上不省钱,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也不省这笔钱。

对于官员的福利方面,帝国政斧也比较重视,走的是高薪养廉的政策,官员的福利是比较好的,这方面也不能省。官员要想享受这样的福利,得能做事,做不了事就滚蛋。

在轻工业方面,中国的轻工业生产力也是世界各国当中最高的,相比其他国家的工人,中国的一个工人所生产出的同等商品要高出一些。

重工业方面同样也差不多,建筑业更是如此,工矿业同样有先进的机械设备。

通过机械,一个工人一天就可以完成以往农业社会一百个人一天都干不完的事。

生产力骤然拉得这么高,就业问题和突出。

帝国此时主要靠修建各种工程来带动就业,对于一个刚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来说,要建设的工程有很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