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317章:中俄联军反攻计划,民用飞机发展

第317章:中俄联军反攻计划,民用飞机发展(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此这些军火全都得从中国购买,新俄国征召的五十万陆军,全都采用中国陆军的制式装备,这需要的钱就多了。

而且他们研究出了中国的军火之类的,中国可以再把这些军火放在俄国生产,同样是中国资本开设,再找个俄国股东来做台面工作。

尼古拉二世购买500架蚊式轰炸机,并且大力培养飞行员,是打算轰炸苏维埃政权所占领的欧洲地区。

在陆军方面,俄[***]队一律采用中国装备,夏钧派遣的军事顾问赵铭对尼古拉二世总结了俄国第一次世纪大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俄国没有走精兵路线,不走精兵路线的结果就是俄国要动员庞大的兵员才能形成战斗力。

然而如果的运输能力并不足以支持如此庞大的兵团作战的后勤运输,从而导致了前线的不断失利。

不过价格也是不菲。

俄国将购买500架蚊式轰炸机,以及300架重锤4轰炸机,并且订购炸弹若干。

同时,华东集团将以合股的方式在俄国建设军工厂,生产子弹、炸弹、炸药等常用军火,对于这些没什么技术姓的军火,中国不建军工厂,俄国人总是要建的。

合股之后,俄国鼓动只占5%的股份,可以说少得很。

而且这种合股是一个工厂一个工厂来分的,比如说这个工厂给这个俄国贵族,那个同样的工厂,也是华东集团的,则给另外一个俄国贵族。

而因为太多人参战,国内的人民为了亲人着想,便有了厌战情绪。同时大量的青壮被拉去打仗,生产上也就受了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下降了。多中因素综合下来,俄国的革命就爆发了。

“如果不想让俄国继续爆发革命,如果想要让人民支持对苏维埃的反攻,就必须走精兵路线,俄国传统的人海战术是会导致严重后果的,特别是如今新俄国的人口只有四千万人,而且有一千多万是少数民族,因此使用人海战术则更家危险。”赵铭对尼古拉二世如此说道。

尼古拉二世听了感觉的确很有道理,因此就走上了精兵路线。

然而走精兵路线的话,就连普通的枪械俄国都没办法生产。

俄国的主要工业都在欧洲,不过就算是那些欧洲的工业,也无法生产中国的各种先进军事武器。

以这种方式,构建一个大型的人脉网络。

俄国在战争的时候,消耗的常用军火将从这些中国资本开设的军工厂订购军火。

而那些俄国无法生产的军火,则从中国订购。

由于中国开始吸收俄国的研究人才,因此新俄国内部的科研人员锐减,大多都去中国了。

剩下的那么点人,也研究不出太多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