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一战胜国 > 第两百三十章:战列舰下水

第两百三十章:战列舰下水(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孙有秀在行政上采取的是同化政策,即是向缅甸派遣教师对那些土著都进行汉化,随即这项工作被最新成立的国际文化宣传部所接管。

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从古至今一直都在继续,而在这个时代没有理由让融合停止,在缅甸的政策就是将土著汉化,从而让缅甸成为中国的领土。

这个政策得到了委员长的亲自肯定,孙有秀从年初开始便向果敢派遣了行政人员,果敢土司杨联兴对此十分配合,他本身也就是一个小土司,心思也比较单纯,哪里会去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英国殖民者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因为缅甸北部的山区,英国人对于这样的土著部落争端一般都是不管的。

不过果敢汉族武装集团正在向缅甸北部的谷地发展,谷地的地势比价平坦,不过那里是大片未开垦的土地。

对‘福建号’的下水测试很快就开始了,福建号是第一艘完成的战列舰,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一些重大问题,因此福建号也可能是七艘建造的战列舰中战斗力最弱的一艘,而后面开工的战列舰则可以对福建号的设计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容易的改动。

不过其后的测试证明,福建号并无出现什么重大问题,小问题倒是有不少,不过都容易解决。

福建号的下水,同样也激励了国民的士气,福建号下水的第二天,经各大报纸的报道,很多报纸当天卖到脱销。

中国海军的发展成为人们闲聊时的一个热点话题。

……云南丽江,春节之后便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在县长孙有秀的主持下,很快就上马很铁路、公路的建设工程。

这些土地很肥沃,不过却无人耕种。

缅甸土著首先一个在生产力上不行,第二就是医疗上也不行,因此人口增长很慢,遇到什么流行病就死一大片的那种。因此缅甸土著没有人口压力,自然也就不会对那些未开垦的土地有多大的兴趣。

中国古代能发展出农业文明,首先就是中医的存在,使得人口能够不断增长,其次就是文化的深厚姓,这对农业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中国的生态也被古代的农业破坏得不像缅甸这样恶劣,如同唐代时的福建还属于瘴气之地,但发展到明代时,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明代时的瘴气之地是在广州,而到了清代时,广州也不叫瘴气之地了。

缅甸此时生态环境很好,但对人类生存来说是穷山恶水,缅甸北部的环境正是那种瘴气之地,英国人对缅甸北部并不是太重视。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通往缅甸的公路,这条公路是国家级工程。

前期经过简单的扩路,汽车已经能够直达缅甸北部。

缅甸果敢地区的汉族武装集团发展速度很快,自开春时歼灭了南部的土司部落,周围的缅甸土著部落陆续臣服。

这个武装集团实际上是华东政斧控制的,行政方面归丽江县县长孙有秀经手。

那些不臣服的缅甸土著部落陆续遭到了打击,随着军事力量的扩张,果敢汉族武装集团已经控制了整个缅甸北部山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