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9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9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他已经将“引经据典”卡用完,让他再写一篇文绉绉的作文,几乎让他把笔杆咬秃。

明远也想过请师兄弟们帮他润笔,但他现在已经被分在“加强班”里了,拉下脸去请同窗帮忙,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最终系统1127成功推销给明远一张“润色修辞”的次卡,又消耗了50点蝴蝶值,写出了一篇符合这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小作文”,通过薛家父子,递到了王安石手里。

然而王安石那里却始终没有反馈。

薛绍彭和明远一起分析,都猜测王安石对明远提出的新法弊病不是没有察觉,可是明远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教化百姓,让他们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监督官吏,避免施政过程中发生错失——这种方案,却是身居百官之首的王安石不太能够接受的。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而明远也觉得自己可以甩手不管了。

谁知,邻居好友薛绍彭把他的所作所为都写在家书里,告诉了他家老爹,如今的江浙荆淮发运使薛向。

薛向一读:难怪“青苗法”在陕西路推行得如此顺利。

他顺手转发,将这些内容都告诉了当今入主政事堂,主导新政的王安石。

王安石读毕,第一反应是想要点赞。

但无论如何,明远的名字算是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心中都挂上号了。

而且明远和舅舅们一起编的那首童谣,也很快传遍了陕西。无论是寻常农户,还是普通手工业者小商人,大多明白了“青苗贷”是个什么,也了解了承担“青苗贷”之后,背上了什么样的责任。

据说这首童谣也传到了河东各路,具体效果如何,明远就不知道了。

而且这也和他没关系——

他就是来花钱的。

竟有与朝廷官府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小民自发地拥戴“青苗法”,他能不高兴吗?

但再看看薛绍彭所转述的明远言论,见提到推行过程中有些弊病,王安石心中又有些不喜。

但对方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孩,王安石可不能因此就和对方计较;而且对方又是张载门下弟子,王安石多少要给这位经学大家一点面子。

于是王安石知会薛向,要薛向转告薛绍彭再转告明远,让他就推行新法中的弊病畅所欲言。

于是明远发现他很不幸地竟然要给宰相写小作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