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流寇 > 第五百六十二章 闯王包

第五百六十二章 闯王包(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时就拍了自家脑袋一巴掌,暗骂怎么把这法子给忘了呢!

粉末状火药同颗粒状火药威力的区别在哪,两世为人的陆四当然了解,他自己没时间钻研,便叫侄孙陆义良埋头研究起来。

最终,在武备志及对火药制造比较精通的祖可法及军中几十个火药匠人的帮助下,陆义良花了两天时间制成了一批颗粒火药。

再之后将这些晒得均匀如米粒大小的火药装入丝绸制成的药包,压实之后留一细孔塞入导火用的火绳,于保定南门外的河边试验。

结果,爆炸威力惊呆众人。

可陆四是知“粗”不知“精”,好比他知道马克沁机枪,但要他制造出来,还不如给他一刀。

于是,不懂的陆四便开始翻书,想从书中寻找答案。

明末中国的火器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各国,很多制造方法甚至领先,只要肯用心找,总有答案可寻。

陆四首先翻的是《天工开物》,这是和《三国演义》一样每天必压在他枕头下的宝书。这本书的作者已经被镇守通泰的卖油郎程霖派人从江西绑到扬州去了。

然而《天工开物》上样样都有,就是没有提高火药威力的法子。

陆义良的耳膜被震得几天都听不清四爷爷讲的什么话。

正郁闷着,陆四想到了他曾经给侄儿广远带去的《武备志》,于是忙要侄孙陆义良去找此书。

翻了大半个保定城后,终于在一家满门被杀的前明武举家中找到了这本书。

翻开一页页的搜索,果然有发现。

这本书上说有一种火药制成的办法,即“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书中所说的法子让陆四的脑海中一下映入四个字——“颗粒火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