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流寇 > 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烧眉毛的摄政王

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烧眉毛的摄政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上一次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召开还是去年七月,会议主题是迁都和八旗将士封赏的相关事项。

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实际是多尔衮并不希望的,因为那样意味他这个摄政王的权力会被削弱,毕竟王公大臣会议做出的决定哪怕他是摄政王都不能更改。

多尔衮试图阻挠这次会议的召开,但形势的急转直下却让很多满洲王公大臣一致决定必须要召开大会。

究其原因就是淮军高杰部的突然北上彻底搅乱了清军在北直的布防,并使京畿暴露于淮军兵锋之下。

因为弄不清北上的淮军到底有多少兵马,加之各地求援急报如雪片往京师飞,一向老成持重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找到多尔衮,提出“宜乘我国掠占中国多地,大肆屠戮,劫掠财富,留一二亲郡王以镇燕都,余大军还守盛京,或退保山海关,可无后患。”

幕府出兵除了可以切断朝鲜供清粮草外,还可以让淮军同日本贸易。

海上贸易,可是陆四一直想干的,只是幕府真的动了心,怕是还要和郑家谈一谈。郑家不松口,以淮军的海上实力,这生意也做不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人郑家才是强龙。

具体和所谓幕府使臣杂贺的谈判,以及相关文书准备,陆四让贾汉复去办,只一个要求,不管什么都要以大顺名义。

言辞方面可以热烈一些,鼓吹一下中日盟友都无所谓。

济尔哈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认为大清真的能够入主中国,所以有必要召回大军,将于中国各省掠得财富尽皆运出关外,只确保北京附近及山海关,其余地方一律放弃。

“前番山东称淮贼不过土寇,乌合之众,今这乌合之众连败我八旗军,更斩肃王、恭顺二王,使我八旗折损近万,现英王、豫王统大军在外,京畿空虚,无有兵马可以御敌,倘不及早准备,万一贼兵临北京,睿王何以保全这城中的八旗家眷?”

杂贺不是骗子最好,是骗子也无所谓。

陆四喜欢这种于两国奔走的骗子。

有的时候,骗子本领够强,手段够高明,也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左右不过是个闲棋。

然而让陆四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最大的敌人满清此时于北京召开了入关之后的第二次议政王大臣会议,会议的主题竟然是与他淮军有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