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司礼监 > 第九十二章 谁出力谁受益

第九十二章 谁出力谁受益(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公公的强项也正在此。

他是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于是,公公使出了对贵妃娘娘、对公主殿下、对太子宠妃、对皇长孙乳母的舌功,用心去打动父老乡亲,走到他们内心深处去融化他们对未知的恐惧。

光说也不行,必须要有实惠的。

首先,给名。

所谓名,就是官。

台湾这个大岛真是公公给乡亲们的自留地。

没办法,家乡肃宁县真是太穷了,穷到年轻人争相以割鸟当太监为人生职业规划,穷到一个小太监回乡都能得到“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

再放大到整个河间府、甚至整个北直隶的穷困地带,哪怕是京师的郊县,自宫当太监都是一条堪比考上公务员的大好事。

这是一桩很悲哀的事。

以前没有条件,现在有了条件,公公希望他能够改变家乡子弟的命运。

台湾警备师团这个乙等师团单独编建,在场的不管是长辈、还是平辈,亦或是晚辈,统统有份。

这个纯粹由家乡人组成的乙等师团战斗力肯定差,但对付台湾的土著还是绰绰有余的。

封官也是拉拢分化的手段。

他希望跟随自己的家乡父老们能够扎根在台湾,以一点带一面的思路来落实台湾的有效治理和开发。

更准确的说,便是一村带一乡,一乡带一镇,一镇带一县,一县带一府,一府带一省,一省带一国,一国带一路。

尝了螃蟹知道好吃的人会对自己亲近的人说,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一个带一个,公公希望以肃宁一县带动整个河间府,继而带动北直隶的环京畿贫困带,再带动陕甘宁边区,把数以百万计的大量贫困人口从那些地方拉出来。

不拉不行啊,即将到来的大灾之年会使这些方变成火药桶,会使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会使大明帝国摇摇欲坠,会使华夏汉家文明沉沦数百年。

这就必须要做思想,以化解父老乡亲们心中的犹豫,使得他们的积极心提高,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去做,而不是被动的“磨洋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