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司礼监 > 第五百零一章 拿马来抵鸟

第五百零一章 拿马来抵鸟(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厂长一脸犹豫,然而却不是担心把马给了小贼如何向上头交待,而是在考虑以怎么样的价格把这些马折成小贼索要的一万两。

尔今马价其实并不高,去年有桩案子。

说的是大同得胜堡和宣府张家口三处互市,共从蒙古人那里易马4089匹,每匹马报给朝廷的均价为白银七两七钱,而实际上只给了蒙古人不到七两的交易价。

之后,负责互市的官员将其中质量稍次的马卖了九百匹给商人,每匹马报价九两三钱,共计获利近两千两。而那商人又将这些马分到各地以一倍的价格转手,获利近万两。这事被大同巡按侦知奏报朝廷,主持互市的官大同和宣府官员为此被免了不少人。

而在万历、隆庆之前的嘉靖年间,马价达到了平均每匹十五两之高,这间接反应了当时明朝的边防能力。

态度也是写在脸上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你个偷马小贼真要老子赔也行,大不了把鸟割了给你!

他可是真能下得了这狠心的,反正他今年也五十二了,那玩意怕也用不了多久。

虽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在敲诈杨厂长,但魏公公显然知道被人敲诈的滋味。

左安门前胡广和沙千刀那两倒霉蛋可是毁了他五个铜板姐儿梦的。

一句话,明军强大时,易市所得的马匹价格就低。而反之蒙古人势大时,马匹价格就高。及至后来的崇祯年间,为了组建所谓的关宁铁骑,明朝从蒙古人手中购买的马价几乎是万历年间的三倍有余。就这,蒙古人还不乐意出售。

在内地,马价就更高了些。

因而,看到杨厂长那一幅随你怎么弄的表情,他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有些过。

“咱家知道你拿不出五万两,不过不要紧,只要…”

自己血淋淋的教训刚跨年,魏公公不忍杨厂长失去人生的希望,考虑再三,给他指出了一条可操作的赔款道路。

“什么?公公要我的马?”杨厂长愣在那里。

“嗯。马。”魏公公点点头,“按市价折算,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