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宝镇重工

第四百一十九章 宝镇重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不需要!

暗叹口气,杨勋打起精神,稍作思考,说道:“奖励?”朱振笑着摇了摇手指:“正确,但是不全面,应该是‘竞争’!人人皆有荣誉之心,人人也皆有羞耻之心,没人愿意落在别人的后面,正是一种天然的上进心。而当这种上进

心与奖励挂钩,便能使得人们爆发出最大的潜力!”

其实还有一种力量是朱振所没有阐述出来的,那就是“集体荣誉感”!

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属性,一旦爆发出来,就能产生极其强大的威力!只要是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被整个集体所裹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因为当别人都在前进的时候,一旦有一个人后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被训斥、甚至是排挤的对象。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没有任何人愿意被别人孤立!

在朐县的东区,码头、市舶司,也几乎同时开工了。谁都知道,伯爷有钱,无数流民从山阳城,无数的流离失所的流民,加入其中,以热情洋溢的的心态参与到这场超级大建设当中,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争取立身的根本、

活命的粮食。

短短一个月之内,上万名流民到来,如此庞大的人口,对于县公廨的指挥和分派就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不过朱振自然早有腹稿……

“……虽然都是流民,来自四面八方,但是绝对不会只是单独的一个个体,往往都是成群结队而来。而导致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因素,或是血缘,或是乡情,或是族群,不一而足。我们不仅不要将其打乱拆散,反而要依据这些因素将其分到一组,让他们的更加的团结。将

曾国藩的“乡亲”模式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晚晴一支极其强悍的部队,将太平天国死死的围困在南京。

而公社在特定的时代,也为我国的建设,贡献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

他的精髓,就是激发这群乡里乡亲,爆发最强大的荣辱感,集体感。

杨勋沉吟道:“这个……太过稀奇,虽然以往的村落如村落之间都是如此,但如同伯爷这般清晰的分配,却是古今未有,末将不敢苟同。”

朱振需要杨勋的认可呢?

他们的住处与别人区分,形成一个相对孤立的团体,我们可以将这个小团体叫做公社,复制军山模式……”

朱振拒绝杨勋想要将这些流民打散,然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提议,而是提出了生产组的概念,类似于后世的曾国藩的治军的裙带关系,也类似于后世的生产队。杨勋皱眉道:“可是如此一来,这些公社虽然会在内部相对融洽,毕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可是跟别的公社之间却难免产生分歧,从未出现争斗,这样岂不是会大大的

延误工程进度?”“不不不,你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本伯问你,如何才能大幅度的提升现有的工程速度?你是否认真思索过军山的政策?你不会把军山的公社当成了权宜之计了吧?”朱振笑

着反问。杨勋瞅了瞅身边的几位将领,无奈的发现这几位就是个摆设,对于民政根本丝毫不感兴趣,估计这时候心里都想着将船坞里将要同时建造的二十几艘战船如何多捞几艘在

自己的手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