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十八章 搞经济的棒槌

第十八章 搞经济的棒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年头,商人跟地主是不分家的,往往一个大商人他的背景就是一个大地主,不要以为一个大商人仅仅是买卖做的好,他家里肯定还有数不清的良田。

这些人如果反对你,你这日子还怎么做?

甚至张士诚亲自放出话来,朱元璋抄了沈万三的家,不用其他诸侯攻打,他自己就会覆灭。

沈万三破家了,对于应天府周围的原属于沈万三的二十几万亩农田的归属还未定下来,佃户们议论纷纷,人心难安。

不过就连朱振也认为,这么多农田,多半会作为官田,赏赐给有功的将士。

朱元璋的邻居张士诚很仁义的敞开大门,无数的商人涌入了张士诚的怀抱,然后商人们花了无数银子雇佣读书人,痛骂朱元璋的残酷。

这还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是商人离开之后,应天府的市场萧条,很多日常的生活物资根本就得不到供应,直接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亲自将应天剩下的大商人召集起来,进行了一番安抚,并许诺只要大家安心经营,不做作奸犯科,不做囤积居奇的恶事,平章府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看着忽然萧条下去的应天市场,朱振默然肃立,心里不知道是悲伤还是庆幸。

他忽然发觉穿越到明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不论做什么,似乎都有很高的风险。

甚至有些将士已经开始活动,希望分一杯羹,应天府周围的土地,那可不是一般地方的土地,灌溉方便,又是熟地,开辟成农庄剥削老百姓最为合适了。

然而终究是十几万亩的农田,一举一动都有无数贪婪的人关注着,有些军官和官员偷偷摸摸的攻略这片农田的事情被人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但是朱振又不得不随时记起,这是最后一个汉人的封建王朝,一个拯救华夏命运的最后时机。只是关我屁事?

不如做一个实在的人,闲逛,开个小作坊,挣点碎银子,关心妹子和罗莉,面朝秦淮河,杨柳依依。

………

以朱元璋圆点,周遭的诸侯们都准备看朱元璋的笑话。

朱元璋这招棋下的太臭了,一下子把商人都得罪了,谁还在你的地盘里帮你活跃经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